13 分钟阅读

在北美,有个经典创业成功路径,就是“从生活困扰出发,靠坚持和学习补齐短板,通过社群和情感塑造新市场”。

90后加拿大温哥华女性Tara Bosch就是其中一个创业传奇,21岁在ubc读艺术专业时开始创业,从网上买了一个小熊软糖模具,在厨房里开始测试食谱。读到大二决定休学,年销售做到200万美元,第二年1600万,第三年6000万,第四年1.2亿,第五年也就是2020年以3.6亿加元出售多数股权给私募股权机构TPG Growth,Tara Bosch仍持有个人股东。

成功原因

1. 精准找到消费趋势

SmartSweets找到“既想吃糖又要健康”的核心痛点,找准北美低糖零食市场。满足消费者对口感与健康的双重诉求,奠定65%复购基础。

2. 数据驱动的快速迭代

300+次配方测试后锁定最佳配比;首年仅用4个月将产品从原型推向市场,并用社交广告、小批量试销快速获取用户反馈。

3. 各种渠道借贷10万5000美元开始投入

2015年夏,Tara退学后四处筹款,由于她没有资产、信用记录不足,只有Futurpreneur Canada向她发放了第一笔15,000美元贷款,用这笔钱说服BDC、Women’s Enterprise Centre、Vancity等机构合作,用自己的旧Honda Fit作抵押,用人寿保险做担保,将15,000美元杠杆化为10万5000美元总额,用于购买原料、模具及首批生产线费用。

4. 前期赚的钱全部投入运营,努力获得10万美元资助

创立后两年内,Tara一方面采取“零薪”节俭运营,一方面将团队注册为Peter Thiel Fellowship申请者,并成功入选。该项目向23岁以下没有大学学位的创业者发放10万美元(现在是2年20万)“免股权、免偿还”资助,从此实现了现金流正向,并支付了联合创始人和创始团队的基本生活成本。

5. 多元化渠道护城河

电商、社交媒体KOL、区域经销商、多家连锁超市(Whole Foods、Loblaws、Sobeys)联动布局,2020年前进入超过13万家门店。

6. 利用加拿大现成的资源不断学习、熟悉食品行业和资源、学习交流创业经验。

Tara在Futurpreneur Canada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如何创办食品企业”速成课程,在那里她遇到了对她早期成功起到关键作用的导师Christina Hirukawa。此后她被”The Next Big Thing”加速器项目录取。Bosch说,这让她有机会与”食品行业的杰出人士、资源建立联系,并拥有一个被其他年轻创业者包围的实体空间,他们正经历着与我相同的起伏。”

7. 女性创始人故事加持

Tara 以亲身健康转型故事打动投资人,早期募资超过500万美元,为快速扩张提供资金支持。

挫折和解决:

1. 口感与配料难平衡

首版产品质地偏硬、甜度不稳,通过300余次迭代最终选定高吸水速溶纤维与甜叶菊组合解决。

2. 关键原料被私自替换,断档危机

2015年12月,代工厂在未经告知的情况下,将配方里的柑橘纤维替换为菊苣根纤维(chicory root fiber),该成分易导致肠胃不适,若按此配方大规模生产,恐引发消费者“腹泻危机”。当时距离首轮投产仅剩数天,Tara不得不紧急暂停发货,与另一家最低起订量高达10万袋的工厂重新谈判,差点导致圣诞档期缺货。

3. 坚持打cold call赢得渠道

还是2015年圣诞前,为满足新生产商提的10万袋起订量,Tara连续数天通过cold call联系了50多位投资人和区域买手,虽然没谈成投资,却成功说服了Bed Bath & Beyond先行铺货,从渠道铺垫带来的销售数据,为后续引入投资奠定了基础。

4. 品牌名称有问题,投资人拒绝尝试

初期品牌名“Stevie Sweets”因“甜叶菊(Stevia)”在当时公众认知中带有“药味”,多位天使投资人甚至拒绝尝试样品。Tara不得不改名为“SmartSweets”,并亲自上门展示产品,通过体验式营销扭转口碑,才重新赢得投资人信心。

5. 渠道壁垒高

大卖场偏好大品牌,难以上架。她开车将样品送到温哥华及周边约20家天然食品和特色零售店Nature’s Fare Market、Choices Markets、Urban Fare等,签约试销。每家门店月均补货3次以上,单店月度均摊销量达120–150袋,货架周转率超过25%,远高于平均水平。借小范围口碑扩张,2017年上半年产品进入400多家特色小店铺。有了这些数据,她才和UNFI、KeHE等全国性分销商洽谈,进入加拿大其他门店。

6. 资本质疑高估值

2019年底,公司年营收达6000万美元,在下一轮募资中投资人担心“高成本、薄利润”模型(COGS 占比高达 40%)能否支撑长期增长,质疑高估值。面对质疑,Tara 推迟了股权融资,集中精力进一步优化配方与生产效率,使单袋制造成本降低 12%,用季度财报展示净收入环比增速始终保持在 30% 以上。其60%毛利率与70%年复购率,赢得了 TPG Growth 对 3.6 亿加元估值的收购意愿。

分享和建议:

1. 拥有勇气和信心

““Whether you believe you can or can’t, you’re right!”Tara 说,不论你相信自己能还是不能,你都是对的。

2. 坚持不懈,灵活“敲门”

“If somebody doesn’t respond to your email, it’s not because they don’t like you. It just means you have to find a different way to bang the door down.”—对待合作与融资机会时要有“牛一样的倔脾气”。

3. 快速迭代,以用户为中心

将研发与试错周期缩短至“周”级:通过小批量试销和社交媒体反馈,及时优化配方和定价,实现产品–市场高度匹配。

4. 拥抱“失落感”,持续行动

将焦虑、不安和“冒牌者综合症”视为常态,不因恐惧而止步,每天都要“让自己感受能做到”的力量。

5. 以小众切入,验证市场

借鉴《四小时工作周》的策略,初期将产品投放给精细受众,通过社交媒体投放快速积累“种子用户”,再由此扩散至更大市场。

6. “拿下整个托盘”:主动争取资源

Tara 用“take the whole platter”(拿下整个托盘)的隐喻,鼓励女性创业者勇于占据空间,不要因顾虑礼貌或形象而放弃应得的机会。